黃舸 - 經曆
⠀
6歲被告知身患絕症,活不過18歲。許多好心人的幫助,造就了他生命的奇跡。2009年秋天,黃舸就21歲了。隻是醫生說,黃舸的生命,可能再也走不過他最喜歡的季節夏天了。楊柳吐綠時,“感動中國”2006年度人物黃舸,來京首發自傳性公益書《點亮生命》,書裏,是他與父親駕著三輪摩托車,曆時3年,尋訪資助者,並登門道謝的故事。
11歲 看電視知道,自己生命的終點
1988年10月,一個男嬰來到人間。“胖乎乎的,眼睛亮亮的。很愛笑。”21年後回憶兒子出生的模樣,50歲的黃小勇還是樂嗬嗬的。那年,黃小勇開著一家飯店,生意紅火,在長沙小有名氣。人生得意,又添一子,喜不自禁。兒子大名黃舸,取自“百舸爭流”;小名博海,喚作“海子”。海子9個月大,父母便因不合離異。離婚時黃小勇什麽都沒要,就要了兒子。
待拿到兒子體檢報告,黃小勇懵了。“絕症。發病率為50萬分之一。病的全稱: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。它慢慢地要人命。全身肌肉萎縮至幹枯,最後人窒息而亡。一般六七歲發病,12歲失去行走能力,生命極限18年。”
12歲 “尋母愛”尋來,各地“親情”
“清楚病情後,我就見過黃舸流過一次淚。”黃小勇說的是兒子2000年“電視尋母”。那是黃舸第一次走進公眾視野。“為給孩子看病,我花光了積蓄,賣了房子,丟了生意,居無定所。因搬家頻繁,她媽媽越來越難找到我們。”
2000年10月1日,母子相聚,很是開心。“那年是黃舸的第一個本命年,大家對他病情心裏有數,就很關心那個月底的生日。”媽媽問他對生日有沒有什麽想法。黃舸說,希望爸爸媽媽陪陪自己,去長沙剛建好的武夷大道看看,“從電視上看很漂亮”。媽媽答應了。
15歲 一次挪50米從長沙至北京
2003年,黃舸15歲。因肌肉日漸萎縮,每天的起床都如“戰役”。“常人沒法體會渾身肌肉都沒法動的感覺。蚊子要是叮他,他都隻有看著。”黃舸懂事:“渴了,看看爸爸睡著了,就不叫醒,忍了。”那一年,黃小勇在家裏的牆上寫道:“我用無限的父愛,陪你走過有限的一生。”
非典時期,黃舸對父親提出,想去北京看升國旗。“我記得父親跟我講他看升國旗時容光煥發的樣子。”黃小勇答應了。他想到了騎三輪車。“節約錢,可以感受沿途風光,還可一路尋醫問藥。”他花300多塊買來一輛人力三輪車,又用一個月時間加了倆輪子,做成一輛五輪車,1.2米寬、1.5米高、1.7米長。“一個能移動的小家。”
18歲 三年感恩之旅感動中國
第一位要謝的,定為天津的關阿姨。她曾經給黃舸郵寄過300元錢。“尋訪時第一個恩人的前後反應,決定了我們後來堅持走下去。”父子倆按照匯款單上的地址趕到天津時,關阿姨已搬走了。鄰居幫著撥通了電話,關阿姨第一反應是“這不可能”。
旁人描述了黃舸坐在輪椅上的模樣,關阿姨才打車前來。“晚上9點多,很大的路燈。馬路對麵一個阿姨下車,就感動得哭了。捐錢出去的人,肯定沒指望這一天。但讓對方知道,有人因為他們的幫助過得更好,他們多麽幸福啊。她摟著我,像久別重逢的親人。一旁的天津市民也感動不已。這些暖意,讓我們意識到,自己這麽做,對了。”自此,帶著聲聲謝謝、束束鮮花,父子的“感恩之旅”延續了下去。
因“感恩之旅”,2007年1月,黃舸當選2006年度“感動中國”10大人物。
20歲 與同齡人有所同有所不同
《感動中國》頒獎詞中言及,黃舸的生命是“倒計時”。《點亮生命》合著者何屹說,今天的黃舸“早已不是‘倒計時’”,對於死亡,他“時刻準備著”。
黃舸最喜歡夏天,“多熱我都不怕”,因為轉涼身體會有“不適”。而今年即便冬去春來,身體也收不到“轉暖”的訊息。他本答應何屹,在博客上告知網友新書出版,可去年入冬始,他的手已無法再敲擊鍵盤了。他告訴記者:“感覺內髒器官都在變化,呼吸、心跳,都不一樣了。”來深愛的北京首發新書,盡管曾“有意增加營養好長一段時間”,黃舸依然每天都離不開氧氣包。
黃舸 - 感動中國
事跡
一個生命就要走到盡頭而隻有十六歲的男孩,為了對他進行過幫助的人說聲謝謝,而不顧自己的身體已經進入倒計時和父親踏上了“感恩之旅”。疾病早已剝奪了黃舸站或坐的能力。每天,父親必須小心翼翼地把他抱上輪椅,用繩子仔細地“固定”,以保證他不致滑落。父子倆從2003年開始走遍全國尋訪素未謀麵的恩人。因為沒有錢,父親用一輛三輪摩托車載著兒子黃舸走過了82個城市,行程13000多公裏,向30多位當年給他們匯款的恩人當麵道了謝。
黃舸說:“坐著父親開的三輪車,到好心人的家門口親自說聲謝謝,送上一束鮮花表達我深深的謝意,是我最大的心願。”這個心願一直支持著他走到今天。
行程1.3萬多公裏,當麵感謝恩人
18歲的黃舸看上去像個十一二歲的孩子。7歲時,他被確診為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。據專家介紹,同類患者最長生命紀錄僅為18歲。
黃舸的生命也許就要走到盡頭,但是為了能麵對幫助過他的人說聲謝謝,2003年,15歲的黃舸和父親用一輛三輪摩托車踏上了“感恩之旅”,開始在全國尋訪素未謀麵的恩人。如今,父子倆已經走過了82個城市,行程1.3萬多公裏,向30多位當年給他們寄過錢的恩人當麵道了謝。父子倆一路上感受著感動,也傳播著感動。⠀
黃舸說:“到好心人的家門口說聲謝謝,送上一束鮮花表達深深的謝意,是我最大的心願。”這個心願一直支持著他走到今天。如果有一天離開人世,黃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給需要的人。
頒獎詞⠀
我們需要靜下心來體會這個場麵,一個四肢無力的孩子,每天都在和死神賽跑,跋山涉水、萬裏迢迢。⠀
他就像一小截被命運丟棄的蠟燭,善良的人點亮他,他就歡快地燃燒起來。藏起眼淚,還給人們光明和希望。⠀
黃舸 - 選擇
黃舸說:“每個生命都很有力量,但你要發現它。”現在他還有一個心願,去都江堰為災區朋友鼓勁。而最初主動申請“為災區做點什麽”,是因為那邊有網友,“我不敢想象失去他們”。
《點亮生命》合著者何屹說,黃舸從來不說過激的話。別人問他,你現在身體怎樣啊?他會說,比以前壞了一點點。強調“一點點”,還會加上“但我精神狀態比以前不差”。
當選“感動中國”人物後,長沙市給父子倆弄了套廉租房。“我們很滿足”,冰箱、洗衣機、抽油煙機,全是好心人送的。觀眾從電視上看到黃舸學會了打字、上網,北京、江蘇、廣東,甚至澳大利亞的人都送來了電腦。“選了一台好點的留給自己,別的轉讓給了別人,也好改善改善生活。”
但這些並沒讓黃舸的生活變得容易,“每分每秒還是那麽難”,倒是讓黃舸深味了“做名人更難”。黃小勇說,“出名後,媒體一撥接著一撥”。盡管累,但父子倆從來沒拒絕過,“想讓別人看看人生的真”。但也有讓他們失望的時候。曾經的“感恩之旅”中,父子倆為配合某電視台,淩晨4、5點起床,重現昔日“雨中行走”的艱難。那次黃小勇病倒了,還耽誤了16天時間,賠進去1300塊錢。
有人認為黃舸不配“十大人物”。黃舸說,能當選自己都意外,別人有想法太正常。有人質疑感恩之旅的動機,在他看來,“這些人要麽上過當,要麽太狹隘,沒能想明白,沒能看明白。”有人指責他們的感恩給社會添了更多麻煩,黃舸認為說的沒錯,但不完全對:“出發時就沒指望誰理解。我們不做給任何人看,本來就是這麽活的。”
黃舸所選的,是活法不是姿態。“感動中國”頒獎時,白岩鬆說,“一個四肢無力的孩子,每天都在和死神賽跑,跋山涉水,萬裏迢迢。就像一小截被命運丟棄的蠟燭,善良的人點亮他,他就歡快地燃燒起來,藏起眼淚,還給人們光明和希望。”
“你怎麽麵對這個世界,這個世界便怎麽麵對你。”生活似乎把黃舸鍛造成了哲學家:“放在曆史長河看,每個人都隻為自己,就什麽都白做了。但若為人類做,你沒了,你存在的意義還在那裏。”
黃舸坐上輪椅尋求方便和安全時,最後一個步驟,是係上繩子。但繩子,總是需要不時解開的。
黃舸 - 現在的生活
摘自 黃舸的博客
⠀文章的開頭我說過,我有我的顧慮,現在可以說了,看了這篇博客後,我就怕別人誤會我,說我故意在網絡上把
自己說得多麽可憐,博取別人的同情,來獲得什麽利益,嗬嗬```````````我百口莫辯,我也不想再解釋什麽,大家怎麽想那是我不能控製的,更是我無法掌握的,之所以我現在說出來,那是因為我真的感到自己力量是有限的,我無法靠自己來解決我們這個家目前所遇到的困難,如今把它寫到了網絡上,有沒有人來幫助我,我還真的沒奢望,隻是希望大家給我出出主意,想想辦法,在我現在無奈的生活裏,我開始感覺陽光離我越來越遠了,擺在我麵前的是,一片迷茫,找不到自己路在哪裏,該怎麽走上屬於自己的道路,自己的未來,我看不到!⠀黃舸 - 火炬傳遞
2007年,奧運火炬手網上報名開始,父子兩人都報了名,但是最終隻有黃小勇被三星公司選中,而黃舸因為身體太虛弱,沒有入選。看到黃舸羨慕與失落混雜的目光,黃小勇在心中暗暗發誓,一定要讓黃舸接過他手中的火炬。他希望能夠讓他與兒子一起完成火炬傳遞,但由於種種原因,黃小勇的申請未獲批準。
火炬手黃小勇今天傳完火炬後,就急匆匆地返回下榻飯店,他說,他要讓兒子黃舸成為第一個從他手裏接過奧運火炬的人。
最終,黃舸留在旅館裏,通過電視收看了黃小勇傳遞火炬的那一動人時刻。黃小勇完成了自己的傳遞後,在第一時間返回住地。他推開房門,正好迎上黃舸期盼的目光。當黃舸的目光從黃小勇臉上移到他抱著的火炬盒時,目光突然變得格外明亮起來。黃小勇兩步跨到黃舸坐著的輪椅前,取出火炬,拉起黃舸的兩隻手,幫助他握住火炬,然後又將黃舸的雙臂合攏,讓火炬緊緊貼在他的胸前。黃舸用手輕輕撫摸著祥雲火炬,隻說了三個字:“好重啊。”那一時刻,黃小勇的眼睛濕潤了。
長沙男孩黃舸之父黃小勇也以三星“和諧使者”的身份參加了嶽陽站的火炬傳遞。完成了自己神聖的火炬傳遞任務後,黃小勇激動地對記者說:“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們父子的關心和救助。今後我將本著永不言棄的奧運精神,鼓勵黃舸堅強地生活。我們還要把許許多多好心人對我們的關愛,傳遞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家庭,讓感恩之旅延續下去。”
6月3日,嶽陽站第33棒火炬手黃小勇終於完成了自己傳遞北京奧運聖火的夢想,不過稍顯遺憾的是,一直想與兒子一起傳遞聖火的他,沒有實現這個願望。
完成了傳遞任務後,黃小勇激動地說:“今後我將本著永不言棄的奧運精神,鼓勵黃舸堅強地生活。”至於對火炬的保存,黃小勇表示:“帶回去後,我會與兒子模擬一次傳遞,讓他也體驗一下傳遞的幸福和喜悅。然後我會用密封的玻璃箱把它密封好,放在家裏最顯眼的位置。”
黃舸 - 相關鏈接
[1] 中央電視台 http://news.cctv.com/special/C16917/20061218/101801.shtml
[2] 高質量空間 http://hi.baidu.com/kaogong/blog/item/422cfd11d4524511b8127b0c.html
[3] 新浪博客 http://profile.blog.sina.com.cn/2008biejing
[4] 新浪 http://news.sina.com.cn/o/2008-12-06/024014837322s.shtml
[5] 北京青年報 http://bjyouth.ynet.com/article.jsp?oid=49907889&pageno=4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